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22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22届毕业生总人数是1385人,我院各专业均为全日制本科生,几年来,我院的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
(一) 毕业生年级及专业的分布
1、毕业生年级的分布
我院2022届毕业生分布在2个毕业年级,其中,2017级全部为5年制学生, 占毕业生总数81.23%;2018全部为4年制学生, 占毕业生总数18.77%。 具体分布情况详见表1-1所示。
表1-1 2022届毕业生的年级分布
年级 | 人数 | 学制 | 比率 (%) |
2017级 | 1125 | 5 | 81.23% |
2018级 | 260 | 4 | 18.77% |
合计 | 1385 | 100.00% |
2、毕业生各专业的分布
我院2022届毕业生分布10个专业及方向,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临床医学 专业占46.50%,其次是口腔学专业占22.24%,具体情况见表1-2所示。
表1-2 2022届毕业生各专业分布
专业 | 人数 | 比率 (%) |
临床医学 | 644 | 46.50% |
口腔医学 | 308 | 22.24% |
护理学 | 114 | 8.23% |
麻醉学 | 173 | 12.49% |
医学影像技术 | 24 | 1.73% |
药学 | 25 | 1.8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2 | 1.59% |
康复治疗学 | 31 | 2.24% |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 25 | 1.81% |
公共事业管理 | 19 | 1.37% |
合计 | 1385 | 100.00% |
(二) 毕业生基本情况
1、 毕业生性别分布
我院2022届毕业生中,男生567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40.94%;女生81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9.06%,总体男女性别比为1:0.69。
2、毕业生培养方式情况
我院2022届毕业生,全部为国家统招生,全部为全日制本科生。
3、毕业生的生源地分布
我院2022届毕业生来源于25个省 (直辖市、 自治区) ,其中,生源主 要来自于辽宁省,总人数70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0.61%;外地生源总人数 68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9.39%,外地生源主要来自于河南、黑龙江等地。
各省生源地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1-3所示。
表1-3 各省生源分布
地区 | 人数 | 比例 (%) |
辽宁省 | 701 | 50.61% |
河南省 | 102 | 7.36% |
安徽省 | 44 | 3.18% |
黑龙江省 | 84 | 6.06% |
河北省 | 64 | 4.62% |
吉林省 | 59 | 4.26% |
四川省 | 71 | 5.13% |
陕西省 | 24 | 1.73% |
云南省 | 34 | 2.45% |
北京市 | 11 | 0.79% |
天津市 | 10 | 0.72% |
湖北省 | 6 | 0.43%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34 | 2.45% |
甘肃省 | 15 | 1.08% |
广东省 | 10 | 0.72% |
广西省 | 1 | 0.07% |
山东省 | 9 | 0.65% |
山西省 | 25 | 1.81% |
贵州省 | 49 | 3.54% |
江苏省 | 1 | 0.07% |
湖南省 | 2 | 0.14% |
福建省 | 14 | 1.01% |
重庆 | 4 | 0.29% |
宁夏自治区 | 6 | 0.43% |
内蒙古自治区 | 5 | 0.36% |
合计 | 1385 | 100.00% |
就业率是反映在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要求程度的重 要指标和参考依据,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院统计毕业生 就业人数及去向落实率,完全依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来统计,即我院就业 毕业生去向人数包括 (签订协议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其他录用形式 就业、应征入伍、基层项目、 自主创业、升学、出国出境) 等就业形式, 毕业生去向落率=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 × 100%。
截止到2022年9月1 日,我院2022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82.02%。
我院2022届毕业生各个专业就业率情况,具体情况详见图表1-4所示。
表1-4 截止到2022年9月1日,2022届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布
专业 | 毕业生人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 省内就业率(%) |
临床医学 | 644 | 535 | 83.07% | 54.95% |
口腔医学 | 308 | 271 | 87.99% | 59.41% |
护理学 | 114 | 78 | 68.42% | 91.03% |
麻醉学 | 173 | 158 | 91.33% | 39.87% |
医学影像技 术 | 24 | 11 | 45.83% | 54.55% |
药学 | 25 | 17 | 68.00% | 79.47% |
公共事业 管理 | 19 | 10 | 52.63% | 70.00% |
康复治疗 学 | 31 | 18 | 58.06% | 88.89%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2 | 16 | 72.73% | 93.75% |
食品营养与 检验教育 | 25 | 22 | 88.00% | 90.91% |
合计 | 1385 | 1136 | 82.02% | 58.63% |
截止到2022年9月1日时间结点,根据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对我院各种 形式就业材料的审核后,由此就业数据来进行统计毕业生毕业流向情况, 毕业生毕业去向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它录 用形式就业、项目就业、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升学等。
将毕业生总体就业流向划分为升学、单位就业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形式就业、项目就业、出国、应征入伍) 、未 就业。
截止到2022年9月1日,全院1385名毕业生中,升学163人,占总毕业生
的比率11.77%、单位就业973人, 占总毕业生比率70.25%、未就业249人, 占总毕生的比率17.98%。
截止到2022年9月1 日,2022届毕业生中已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升学、 项目就业、合同就业、入伍、创业等共112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1.37%, 其它录用形式就业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65%。
有很多单位要求毕业生有执业医师证、护士资格证才有资格投递简历, 或参加笔试考试,这就大大限制了医类应届毕业生的协议就业。
我院2022届毕业生中毕业去向为升学的有163人, 占毕业生总数比率、 即升学率为11.77%。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升学原因都是为了提升学历。 当前二甲以上的公立医院人才招聘条件越来越高,基本上定位在硕士以上 学历,导致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争相考研已成涌动趋势,竞争尤为激烈。 此外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实训期间教学任务繁重,复习备考时间紧张压 力较大,考研难度倍增。所以,我院毕业生考研成功的基本上以医学专业 为主,而且考研升学率并不高。
未就业包括“暂不就业”和“求职中”两种毕业去向。
截止到2022年9月1 日,我院未就业人数共计249人。其中,“暂不就 业”1人,占未就业人数的0.40%;“求职中”248人,占未就业人数的99.60%。
(一) 毕业生就业单位分析
1、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我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覆盖了医疗卫生单位、事业单位、部 队、 国有企业、其它企业这些类别。具体分布见表1-3所示。
表1-3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单位性质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医疗卫生单位 | 70.99% | 71.36% | 37.90% |
其它企业 | 16.09% | 15.23% | 59.46% |
机关、项目、出国、 创业、入伍、升学 | 12.92% | 13.41% | 10.27% |
另外,截止到2022年9月1 日,在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人数中,公立医 疗卫生单位占比例为32.60%,民营(私立)的医疗卫生单位占比例为67.40%。
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表明, 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 有七成的毕业生进入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这表明我院毕业生在毕业时,大 部分进入医疗卫生单位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未进入医疗卫生单位,说明 医类本科毕业找工作受学历,医师证、规培证等限制,暂不能进入到医医 疗卫生单位就业。
随着近年来民营企业、 民办非企业的蓬勃发展,我校毕业生在进入民 营单位比例出在提高,反映出我校毕业生能够合理定位自己,树立了“先 就业、后择业、先基层、后高层”的就业观、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主 动调整就业期望,具有较好的就业适应能力。
2、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规模
根据调查反馈,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规模分布如下。2022届毕业生主要 集中在100人规模的单位工作, 占比例为34.33%;其次,是在规模101-300人规模的单位工作, 占28.35%。具体情况详见表1-6所示。
表1-6 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规模分布
单位规模 (人数) | 就业学生人数 | 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
100人以下 | 390 | 34.33% |
101-300人 | 322 | 28.35% |
301-2000人 | 290 | 25.53% |
2001-15000 | 133 | 11.71% |
15001人以上 | 1 | 0.09% |
3、用人单位情况
几年来,我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的同时,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肯定,我院每年 都有很多省内外的用人单位提供很多的人才需求岗位来院招聘。我院也与 一些用人单位建立了很好的人才供需合作关系,如广东丰顺县人民医院、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沈阳奥新齿科医院、铁岭志强口腔医院、 中一东 北国际医院等等,这些单位不但为我院承担一些实习实训教学任务,而且 每年都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定向招聘我院毕业生。从来院招聘人才的 用人单位规模和性质来分析,各个层次单位均有,其中民办性质的用人单 位居多些,符合毕业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要求。
截止到2022年9月1 日,省内各地区就业情况,如下表1-7所示。
表 1-7 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
地区 | 初次 | |
就业人数 | 占毕业生 |
比例 (%) | ||
沈阳市 | 129 | 9.31% |
大连市 | 99 | 7.15% |
鞍山市 | 24 | 1.73% |
抚顺市 | 3 | 0.22% |
本溪市 | 8 | 0.58% |
丹东市 | 28 | 2.02% |
锦州市 | 90 | 6.50% |
营口市 | 41 | 2.96% |
阜新市 | 24 | 1.73% |
辽阳市 | 29 | 2.09% |
盘锦市 | 15 | 1.08% |
铁岭市 | 35 | 2.52% |
朝阳市 | 42 | 3.03% |
葫芦岛市 | 27 | 1.95% |
省外 | 542 | 39.13% |
为了学生更好地就业,我院鼓励学生多区域、多渠道就业,为此,学 院利用授课、座谈等各种形式,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到基层单位、到 艰苦地区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表 明, 由于我院大部分是辽宁生源的学生,因此,毕业生在辽宁省就业人数 占大部分,其中,沈阳、大连、锦州、铁岭、朝阳等地学生就业比率较高, 这与这些地区吸纳毕业生数量相对大些有关,到省外就业学生基本是省外生源的学生,反映出我院辽宁生源的毕业生到外省就业的意识不是很强,大部分学生希望就近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在省内就业学生倾向于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靠前指挥亲自抓就业工作。学院整合有效资源,构建长效机制,完善工作体系,有效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的专业化水平,举全校之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 健全就业工作机制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工 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学院院长和党委书记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责任 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 见和管理办法,建立了奖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学院予以表 彰和奖励,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辅导员老师和就业专职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与主动性。同时,学院还与毕业年级办签定了明确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明晰工作职责与目标任务,层层抓落实,从而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指 导、全力帮扶”的就业工作联动机制。
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招生就业处同教务部门通力合作,将实习与 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宣传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利用到实习单位走访或邀请用人单位到校参观等方式,与之建立良好 的合作关系。党政领导亲自带领就业工作负责同志,深入一线,走向基层: 主动携带毕业生就业信息与部分市、县二甲医院和民办医院接触,积极搜 集就业信息,积极推介毕业生。 同时邀请用人单位可随时来我院招聘毕业 生,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做好服务工作。利用召开家长会形成合力:定期 召开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阜新等省内各市学生家长会, 向学 生家长介绍就业的严峻形势,宣讲国家、省、市的优惠就业政策,共同研 究并找到合适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 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形成合力,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推进访 企拓岗工作,所有院级领导分别带领二级院系到各地走访用人单位,开拓 就业岗位, 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需求和建议,然后学校根据情况 对教学和管理进行一定的改革。
为了保持就业信息渠道的通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用人信息,我院通 过电话、 网络等多种途径广泛与各用人单位联系,将毕业生的生源情况及 时送达到各用人单位,巩固维护传统用人市场,逐步建立新用人市场,并 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进“24365”信息平台、“就业桥”就业平台,查 找用人信息,多方动员,加大收集用人信息的力度,使信息量明显增加, 并且在收集到用人信息后,当天即发送到学院的就业网、系部 QQ 群、微信 群等,做到信息不隔夜,供毕业生及时联系,减少了传达就业信息的环节, 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极大的方便了学生。
(四) 深化校地合作,输送毕业生服务基层
学院始终将基层就业作为向各地输送人才的突破 口,积极引导毕业生 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到生源地、到国家最需要的行业就业,扎根基层、施展才干。积极宣传并鼓励学生参加辽西北计划、应征入伍等项目就业,每年都有部分学生通过笔试、面试,到基层、到艰 苦地区去建功立业。
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并完善 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每学期都有一定学时的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 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多年 来,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校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并多次获得 省级荣誉。今年参加互联网+大赛430个项目。
(一) 毕业生招聘需求情况
我院针对2022届毕业生组织招聘活动8场,其中,大型招聘会5场、专 场招聘会3场,累计1932家单位招聘,提供近1万余个岗位。
表 2-1 进校招聘2022届毕业生的单位性质分布
单位性质 | 比例 |
医疗卫生单位 | 80.00% |
其它企业 | 20.00% |
(二) 招聘信息发布和平台建设
学院已建立“就业网站、微信、QQ公示群”等立体式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加齐全,大大方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同时很好地实现了就业供需,全天候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
从 2008 年开始,我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已纳入到学院教学 计划,成为学生必修课。几年来,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先后派教师参加 KAB、SYB、国家级职业指导师等各级各类就业指导方面知 识的培训,并全部获得培训的合格证书,提高了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与质量。 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由 10 人专、兼职组成的稳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加 强就业指导,加大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力度,进一步转变毕业生就业、 择业、创业观念,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我院就业指导课从新生入学开始, 一直贯穿学生毕业离校前的各个学期,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更加注重实效性。 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用于解决学生在学习或就业过程 存在的问题。
截至 2022 年 9 月 1 日,2022 届 52 名建档立卡困难毕业生, 已有 47 名就业,余下 5 名现已找到工作岗位,但未签订合同。学院非常重视贫困 生的就业情况,视为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并给予重点关注与帮扶,采取 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就业。一是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进展跟踪工作,对 毕业生就业动态及时掌握,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及时干预。二是拓展多种渠 道、采取多种措施,为困难学生提供就业、见习和实习机会。三是做好“一 帮一 ”助学活动,为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 ”、“面对 面”的就业援助,通过座谈会、面谈、 电话问询等多种形式,从政策、技 巧、心理等方面入手,为困难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支持, 2008 年至今, 此活动受助学生达 827 人。四是做好就业遇挫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帮扶工作, 联合一线辅导员对他们进行帮助。
学生就业实习/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知识、 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目前,我院的实习单位包括中国 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967 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966 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962 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968 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92493 部 队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2183 部队医院、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盘锦辽油 宝石花医院、盘锦市人民医院、铁岭市中心医院、凌海大凌河医院、沈阳 奥新全民口腔医院、葫芦岛奥新全民口腔医院、锦州奥新全民口腔医院、 大连奥新全民口腔医院、铁岭志强口腔医院、上海同济医院等 18 家医院, 较好完成每届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
2022 年,为 2022 届 1385 人办理了派遣手续,其中,12 人办理了改派 手续。负责就业工作老师每天耐心细致解答学生在就业派遣中遇到的问题, 寒暑假值班为学生服务。为了更好方便学生,有关就业派遣、改派、档案 派往地等问题,形成“小贴士”说明挂到年级办公告群上,极大地方便了 学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研究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学院对2022届毕业 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共发放1385份调查问卷,问卷覆盖了2022 届全体毕业生及所有专业,共收到1136份有效样本, 回收率82.02%,问卷 就“毕业生就业相关状况”、“对母校教育教学方面满意程度”等内容进行 调查了解。应该说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对毕业去向“签就业协议就业”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其他 录用形式就业” 、“ 自主创业” 、“项目就业”的毕业生,调查其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如表3-1所示,44.89%的毕业生对已落实的工作感到很满意; 40.49%的毕业生对已落实的工作感到比较满意,说明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整体较高,表明目前已落实的工作与自身的就业期望之间的差异度较小。
表3-1 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分布 (1136人)
对目前工作满意情况 | 人数 | 占总就业人数比例 |
很满意 | 510 | 44.89% |
比较满意 | 460 | 40.49% |
一般 | 90 | 7.92% |
不满意 | 62 | 5.46% |
很不满意 | 14 | 1.23% |
对已落实工作感到一般或不满意的原因,见表3-2所示,排名首位的 是薪资偏低/福利较差, 占比例为48.39%;其次是所在单位/岗位发展空间 小, 占比例为16.13%。总体来说,表明学生对工作单位不满意的原因大都 集中在薪资较低与单位发展空间小这部分问题。
表3-2 2022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分布
原因 | 人数 | 占比例 |
薪资偏低/福利较差 | 30 | 48.39% |
所在单位/岗位发展空间小 | 10 | 16.13% |
和原来就业目标不一致 | 7 | 11.29% |
工作不稳定,缺乏安全感 | 9 | 14.52% |
工作环境差 | 6 | 9.68% |
如下表3-3所示,67.08%的毕业生认为已落实工作岗位与专业很对口,16.90%的毕业生认为已落实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比较对 口。这表明我院毕 业生对专业对口的满意度占较高比例,也说明我院学生能学以致用,非常 符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表3-3 2022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的专业对口度
专业是否对口 | 人数 | 占比例 |
很对口 | 762 | 67.08% |
比较对口 | 192 | 16.90% |
一般 | 96 | 8.45% |
不对口 | 63 | 5.55% |
很不对口 | 23 | 2.02% |
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的毕业生反馈:排名首位的是本专业对应的工作 收入待遇较低, 占比为57.14%。表明我院毕业生在求职时感觉就业对应的 工作收入待遇较低,说明好的用人单位很重视毕业生学历情况,这在很大 程度上导致本科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表3-4 毕业生从事专业不对口度工作的原因
原因 | 人数 | 占比例 |
本专业对应的工作收入待遇较低 | 36 | 57.14% |
本专业对口工作就业机会少 | 12 | 19.05% |
本专业对应的工作要求过高 | 8 | 12.70% |
本专业对应的工作环境不好 | 3 | 4.76% |
本专业对应的工作不符合兴趣 | 4 | 6.35% |
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校管理水平、专业设置等方面问题,总体情况如表3-5所示,满意占98.24%,这表明我院毕业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满意程度很高,也说明我院在对学生培养方面符合学生 要求,符合社会需求。
表3-5 2022届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分布
对母校专业、教学、实践总体满意度 情况 | 人数 | 占收回样本比 例 |
很满意 | 1033 | 90.93% |
比较满意 | 83 | 7.31% |
一般 | 12 | 1.06% |
不满意 | 8 | 0.70% |
针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需求,从2021年9月—2022年7月,学院共举办 7场招聘会,其中,大型招聘会5场、专场招聘会2场,全部为线上招聘会, 累计有单位100多家,近10000个需求岗位。
来我院招聘的用人单位中,经过数据统计,辽宁省37家, 占用人单位 比例30.33%,其它省份85家, 占用人单位比例69.67%。
3-6 用人单位地区分布
地区 | 比例 (%) |
省内各区 (辽宁省) | 30.33% |
省外 | 69.67% |
由于我院是医科类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部分为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人才,因此卫生和社会工作是招聘我院毕业生的第一大户, 占68.81%,这也符合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符合学院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具体情况如下表3-7所示。
表3-7用人单位的行业分布
单位行业 | 比例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68.81% |
其他 | 22.02% |
文体教育/工艺美术 | 4.59% |
政府、非盈利机构 | 1.83% |
服务业 | 2.75% |
为了全面研究我院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我们对2020--2022届毕业生 去向落实率、就业流向进行了分析,以便后期采取针对性地措施来改进我 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在总体就业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形下,大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 形势将会持续严峻。纵观历年就业情况,我院2020—2022届毕业生总体就 业情况较好,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这表明我院贴近学业、贴 近产业、贴近就业培养模式保证了毕业生的成功就业。详见表4-1所示。
4-1 近三年来我院的就业率情况 (截止到2022年9月1日)
时间 (届) | 就业率 (%) |
2020 | 75.08% |
2021 | 91.23% |
2022 | 82.02% |
近年来,由于用人单位编制的限制,尽管如此,在学院主管就业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签约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比率有所提高;而其他录用形式就业人数及比例有所下降,说明我院学生就业相对稳定。具体数据参见下表4-2所示。
表4-2 2020—2022届毕业生各种就业形式的变化趋势
就业形式 | 2020届 | 2021届 | 2022届 |
签订协议就业 | 24.42% | 33.46% | 57.22% |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 36.47% | 11.63% | 0.65% |
升学 | 8.90% | 9.88% | 14.08% |
出国、合同就业 | 4.86% | 36.00% | 27.73% |
创业、项目、入伍就 业 | 0.57% | 0.26% | 0.18% |
第五部分: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为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我院向应届毕业生 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以及对就业服务的评价。以这些调查为参考,不断完善招生与就业的联动机制,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科学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规模与计划。 同时,为学院 有关部门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问卷调查毕业生对学院总的满意度很高,在有效的样本中,有 90.93%的毕业生对学院的环境设施、教学条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 学水平、实习、见习等表示满意;有7.48%的毕业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里的 安排 (内容量、时间等) 合理性、实用性 (与专业应用联系) 、综合性 (跨学科) 、理论与实践结合性方面表示一般满意;有93.13%的毕业生对学院 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院提供的就业信息、学院开展的招聘 活动、其他就业服务等就业指导工作表示满意。
毕业生对自身就业能力水平和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的反馈结果,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我院人才培养总体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022年,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就业 工作职能部门、毕业年级办、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2022届毕业生实现了充分就业,2023年,我院将以党的 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在学院领导高度重 视、师生共同努力,全员积极参与下,继续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努力提高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全院上下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做好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